| | | | | |
已有1網友參與糾錯
縣情簡介
沿河自治縣位于貴州省東北角、銅仁市西北部,地處黔、渝、湘、鄂四省(市)邊區結合部,烏江中下游,是重要的物資集散地,素有“黔東北門戶,烏江要津”之稱。
全縣國土面積2468.8平方公里,轄22個鄉鎮,429個村、6個社區、13個居委會,總人口65萬,其中以土家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1.2%,是全國四個單一土家族自治縣之一,貴州省唯一的單一土家族自治縣。1934年,賀龍、關向應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紅二方面軍在譙家土地灣建立了全國八大革命根據地之一、云貴高原上唯一的紅色革命根據地,1998年被認定為“革命老區縣”和“對外開放縣”。
沿河交通便捷。縣城距銅仁鳳凰機場180公里、重慶秀山火車站90公里,326國道貫通縣境。烏江流經沿河132公里,目前通航能力達到500噸級,上抵遵義余慶,下出涪陵可達重慶和江、浙、滬地區。已開工建設的沿河至德江高速公路和即將開工建設的過境沿河的昭黔、興黔鐵路,將為沿河加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沿河文化厚重。勤勞智慧的土家人民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積淀了深厚的土家文化底蘊,烏江文化、紅色文化交相輝映,民族歌舞肉蓮花曾兩次獲得全國金獎,擺手舞、打溜子、儺堂戲等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異彩紛呈,是著名的“中國土家山歌之鄉”。
沿河資源富庶。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旅游、水能、礦產、生物資源十分豐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烏江山峽山高谷深、奇峰對峙,被譽為“頂級旅游資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麻陽河是世界上最大的黑葉猴群種分布地,被譽為“動植物天然寶庫”;水資源可開發量達140萬千瓦,已探明的20多種礦產資源品位高、儲量大,極具開采價值;生物資源達1000多種,生態茶產業、生態畜牧業已初具規模,地方優良品種沿河白山羊是國家免檢產品。
沿河蓄勢待發。近年來,沿河抓住機遇,解放思想,加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2011年,全縣完成地方生產總值39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億元,財政總收入5.3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億元。“十二五”時期,我們將以貫徹落實國發〔2012〕2號文件和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為契機,圍繞建設武陵山區農特產品基地縣、能源輸出重點縣、生態旅游示范縣和烏江物流港口門戶城市的目標,緊扣“兩加一推”主基調,突出 “三化”同步主戰略,大力發揚“敢干敢拼、開放創新”的新時代沿河精神,打好強基礎、興產業、惠民生攻堅戰,努力建設和諧富裕幸福沿河。